在「麻醬麵蛤蜊湯」吃完了午餐後,我們就到頭城火車站旁的「文創頭圍園區」
文創頭圍園區原本為頭城火車站的舊宿舍建築,原本已登記為歷史建築,因老舊又破損,在文化局重新規劃,請專業的單位將此古味十足的日式建築修護完成,並配合周邊的空間改造成文創頭圍園區,給予了新的生命力。(資料來源:四方通行)
這裡並不大,一下子就可以逛完了
裡頭還有一間咖啡茶館,但因為我們才剛吃飽
就沒有進去坐坐了
只在外面拍拍照而已...
接著就往「頭城老街」去啦~
話說入口處要不是寫著頭城老街,一開始還真的看不出來耶~
「頭城老街」也就是和平街,它是頭城最早發展的街道,古稱「頭圍街」。清代頭城的精華 區域,就是這裡,它見證了頭城以往的繁華歲月。同時,它也曾是宜蘭地區最重要的經濟中心,現在則是全宜蘭碩果僅存的老街,特別值得珍惜。(資料來源:蘭陽資訊網)
「新長興樹記」是昔日販賣南北貨的所在地,更是當年最大最有名的批發店,販賣著從宜蘭、基隆和台北永樂町進貨的南北雜貨,整體建築最特殊的地方在於以鑲嵌準法製成的木雕門聯,相當具有傳統價值。(資料來源:旅遊資訊王)
吳朝陽財產僅次於盧家,「吳朝陽宅」於1930年建立,比盧寓晚二年,是兩棟連接,前面走廊是洋式的,裡面的客廳、房間、後棟中庭則完全符合中國風水,是相當特別的建築物。吳朝陽沒有男嗣,吳惠仁是吳朝陽的女兒,該宅現與其夫婿徐永成仍居住中。(資料來源:宜蘭社區日曆)
接著就是這次我們逛頭城老街的重點 - 「含笑食堂」啦~
到了現場才發現,原來劇中二樓的部份是搭景完成的,好厲害啊~
位在含笑食堂隔壁的就是「和平街屋」
裡面除了販賣簡單的飲品、點心之外,還販售了一些文創商品
甚至還幫本地文地、公益事業發生,替農民販賣在地農產品喔~
「含笑食堂」和「和平街屋」就是這樣二間相連的紅磚屋~
頭城十三行遺址是由當地漁港附近的「十三行街屋」聯結而成,屋齡大約在二百年左右,過去一度是清代宜蘭對外貿易的港口及倉儲地區;其中三間被稱為「康家」的老屋,是縣政府指定的古蹟。為維護這些古蹟,縣府目前正在當地進行歷史空間的修復及保存工作。(資料來源:http://toucheng-tourism.e-land.gov.tw/education/e27.html)
十三行斜前方有一棟中西日合壁的「盧纘祥公館」。早在清代,盧家即擁有進出口的十三行郊,也是頭城的首富。其門前的大池塘,1924年頭圍港淤塞以前,船隻可以直達,盛極一時。而盧家這棟混合多種風格的美麗宅第,到今天仍屬稀有,是個既多元又特殊的歷史空間。(資料來產:美美旅遊、宜蘭旅遊網)
十三行旁為北門福德祀,創建年代極早,係鄉民因恐經濟衰退,特在北門口立祀鎮之。祀基不大,古僕可愛,屋簷兩側各置一小石獅,精巧細緻,為難得一見之佳構。與該祀遙遙相對的為南門為土地祀,祀旁有一小公園,供遊客休憩。兩祀之間的古街道兩旁,清代、日據及光復以後的建築錯雜其間可謂臺灣建築縮影。尤其民初的房子尚存不少,其特色在屋頂和圓拱形的「亭仔腳」,形制之美並不亞於大溪。民國七十四年,經內政部指定十三行遺址及北門福德祀為第三級古蹟。(資料來源:美美旅遊)
逛完了「頭城老街」,我們就準備回礁溪啦~
和平街屋
10:00 ~ 17:00
03 - 9773343
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135之2號
Facebook
文創頭圍園區
10:00 ~ 12:00、13:00 ~ 18:00(週一休)
宜蘭縣頭城鎮站舍巷1號(頭城火車站旁)
Facebook
頭城老街
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